历代皇帝长命者不多 短寿多因被杀或纵欲
我国历代的人君,加起来,大约一共有三百多位。有人做过计算,皇帝长命者并不多。宋代的《容斋漫笔》,这是毛主席生前独爱读的一部书本;在这部书里,洪迈专门写了一篇《人君寿考》,来研讨皇帝的寿数问题。
据他的记载,在宋曾经的皇帝,也就只要五位是高龄者。余下的,均匀岁数也就三十几岁。有的小皇帝继位时才七八岁,十来岁,有的是在襁褓中登基的。这些儿童皇帝,早殇者就更多了。由于皇位争夺战总是非常严格的,对任人摆布的这些幼帝来说,动不动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那命运是蛮不幸的。
大多数帝王短寿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皇帝这样一个工作的安全系数真实太不高了,觊觎王位者总是许多,并且总是选用暴力手段,一点也不客气地来攫取帝位。
所以,当皇帝者,非正常逝世甚多,被砍头,被鸩杀、被幽闭处死,在历史上是层出不穷的。二是当上皇帝今后,十之八九过分劳累,日理万机是一累,尽情吃苦也是一累,抵挡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和后宫三千佳丽,则尤为一累。
他说到这五位宋曾经的高龄帝王,分别为汉武帝刘彻(69岁),吴大帝孙权(70岁),梁武帝萧衍(85岁),唐高祖李渊(69岁)和唐玄宗李隆基(77岁),都活到了比较高的年纪,能够能够称为帝王中的老寿星了。
但洪迈对这五位长命皇帝,是很不以为然的,他说:“即此五君而论之,梁武召侯景之祸,幽辱告终,旋以亡国;玄宗身致大祸,播迁失落,饮恨而没。享祚悠久,翻以为害,固已缺乏言。汉武末年,巫蛊事起,自皇太子、公主、皇孙皆不得其死,哀痛愁沮,群臣上寿,拒不举觞,以天下事付之八岁儿。吴大帝废太子和,杀爱子鲁王霸。唐高祖以秦王之故,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已而禅位,其方寸为怎么?”
洪迈说:“然则五君者虽有崇高之位,享耄耋之年,竟何益哉?”言下之意,这几位皇帝活这么持久,其实是老而不死,贻祸后人,终究有什么用途呢?但公私分明,这几位倒都曾经是英年有为之君,都曾经有其历史上光芒的一面。
即以刘彻来说吧,他即位后,选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议,操控思维言辞,加强封建统治;选用主父偃的“推恩”策,削弱诸侯国和地方势力,稳固中央集权;选用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冶铁、煮盐、酿酒官府专卖法规,添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且开凿漕渠,全力开展农业生产;一起对侵扰不已的北方匈奴,改动汉初所运用的和亲政策,用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大规模反击,赶开匈奴,收复失土,注册西域。汉武帝时的我国地图,边境之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其他几位长命皇帝,握权前期,也都是很有一番作为的。比如孙权在魏、蜀、吴三国争雄中,是个高人一等的领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