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xdzc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xdzc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xdzc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xdzc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正史对朱高煦死因讳莫如深其被烤死的说法出自《国朝献征录_ob欧宝中国官网_欧宝登录app入口_ob欧宝中国官网_ob欧宝官方首页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正史对朱高煦死因讳莫如深其被烤死的说法出自《国朝献征录


发表时间: 2024-10-01 23:53:21 栏目: 欧宝登录app入口

  历史上的汉王朱高煦最终起兵造反了,但是却被大侄子不费吹灰之力给平定了。被俘之后的朱高煦结局如何呢?《明实录》避而不谈,《明史》语焉不详,然而后世之人却说朱高煦是被烤死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朱高煦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二月初四日,燕王朱棣嫡次子、太祖朱元璋第十孙,生母燕王妃徐氏。洪武年间,朱高煦被封为高阳郡王,曾经和大哥燕世子朱高炽一起在南京学习。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随即着手削藩,而且终极目标就是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被逼到墙角的朱棣打出“奉天靖难”的旗号起兵造反。今天对于靖难战争过程的史实了解,很多都来自于《明太宗实录》。如果只看《实录》,几乎没办法发现朱高煦在这场皇族内战中的作用。其中特别提到朱高煦名字的两次,都含着深深的恶意。

  第一次是在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当时朱棣在郑村坝大破曹国公李景隆之后,给朱允炆上了一封奏疏,里面就朝廷方面对他的八项指控一一进行了辩解。对前面的七条,朱棣大义凛然,拒不承认自身有任何过失,唯独对最后一条的解释颇有些底气不足的感觉。而这一条,正和朱高煦有关:“其八谓臣第二子高煦过涿州擅笞驿官,此实臣失于教训。然笞驿官,遂指为臣不轨之迹。冤滥之过,何以服天下后世?此奸臣之枉臣也。”

  这次事件发生在朱高煦和大哥朱高炽、三弟朱高燧从南京逃回北平的途中。当时齐王、代王相继被废,湘王被逼自尽,三人靠着朱高煦偷了舅舅魏国公徐辉祖家的马,才狼狈上路。至于在涿州鞭打驿站官员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甚至是否兄弟三人一起动手,谁能说得清?

  第二次是在建文三年(1401年)七月,当时朱棣和朱高煦领兵驻扎在大名府,世子朱高炽和老三朱高燧镇守北平。朱允炆在方孝孺的建议下,写了一封劝降信给朱高炽,声称只要他投降,就封他做燕王。这自然是挑拨离间的伎俩,因此朱高炽连信封都不打开,连送信人一起转送大名府朱棣军前。然而一直和朱高炽关系不佳的宦官黄俨已经派人抢先到朱棣通风报信,诬告世子和朝廷勾连。此时朱高煦帮着黄俨说话,再一次扮演了“小丑”的形象:“俨已先遣人驰报上曰:‘朝廷与世子已通密谋。’上不信。高煦时侍上,亦谮俨言非谬,上亦不信。”

  《明太宗实录》共一百三十卷,讲述了起自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终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的史事。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开始纂修,至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修成。换句话说,《实录》修完之时,汉王早已因为造反的罪行而遗臭万年,他的功绩自然要全部抹去。明朝灭亡以后,清朝在其修纂的《明史》之中,倒是给了汉王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

  靖难成功后,朱棣确实在太子人选上有过近两年的犹豫,才在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册封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高阳王朱高煦为汉王,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等到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皇长孙朱瞻基被册封为皇太孙之后,汉王实际上已经在储位争夺战之中彻底出局。

  朱高煦虽然一直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将其长兄朱高炽比作隐太子李建成,可问题就在于朱棣不想成为唐高祖李渊。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月,汉王被打发去山东乐安州就藩,身边的汉府三护卫也被裁撤为一护卫。据《明太宗实录》说朱棣当时还给了皇太孙朱瞻基日后除掉汉王的口谕:“时皇太孙亦在侧,上语太孙曰:‘吾为君父在上,彼尚敢然,将来何有于尔父子?尔但毋忘吾言,有危宗社者,当为宗社除之。周公诛管蔡,圣人所为也。’”当然这话是真是假,也只能见仁见智了。

  随着朱棣和朱高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面相继驾崩,登基不久的朱瞻基从北京城望着乐安州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担忧。宣德元年(1426年)五月,汉王派自己的心腹枚青来北京秘访太师、英国公张辅。靖难期间,朱高煦和张辅是亲密无间的战友。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张辅根本不相信汉王还能有翻身的机会,他当即将枚青关押起来,第二天就将此事汇报给了皇帝。

  随着山东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及所属府州县及真定等卫告变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入大内,朱瞻基决心一举解决汉王的问题。为了撇清自己,张辅请求由自己率军出征,并且声称两万精兵足矣。不过想到当年的李景隆,朱瞻基决定还是由自己御驾亲征。《明宣宗实录》记载:“命太师、英国公张辅曰:‘今朕亲督师,一切机务,卿其相朕。’辅对曰:‘高煦徒怀不臣之心,而素怯懦,且今所拥悉非有谋能战之人。愿假臣二万卒,保为陛下擒之,不足仰烦至尊。’上曰:‘朕任卿一人,足以擒贼。但新即位,小人尚有怀二心者,亦当有以慑服之。朕行决矣。’”

  在《实录》的记载之中,平乱的过程如同儿戏,汉王几乎未做出像样的抵抗,就对大侄子举手投降。对于朱高煦一家的结局,《明宣宗实录》的记载是朱瞻基将他们带回北京后,在西安门内给汉王全家新造了馆舍以供其生活。西安门位于西苑三海西边,离紫禁城较远。既处于皇帝的监视之中,又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丙申,高煦父子家属皆至京师。行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暨文武廷臣劾奏高煦谋危宗社,大逆不道,宜正国典,以为乱臣贼子之戒。上曰:‘国家待宗藩具有祖训,朕不敢违。’命行在工部新作馆室于西安门内,处高煦夫妇男女。其饮食、衣服之奉,悉仍旧无改。”当时文武大臣均要求处死汉王,宣宗为维护自己明君的形象,明确予以了拒绝。

  根据史书的记载,汉王共11子,其中嫡长子朱瞻壑封汉世子,永乐十九年(1421年)八月薨逝,赐谥曰懿庄。次子朱瞻圻于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废为庶人,发凤阳守祖陵。剩下九子中第三子朱瞻坦封汉世子,第四子朱瞻咨封济阳王,第五子朱瞻域封临淄王,第六子朱瞻垶封昌乐王,第七子朱瞻墿封淄川王,第八子朱瞻坪封齐东王,第九子朱瞻壔封任城王,第十子朱瞻㙊封海丰王,第十一子朱瞻垹封新泰王。

  对于居住在西安门内的这么大一家子,此后的历代《实录》均未有过任何只言片语的记载,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而《明史》虽然记载了他们的结局,但却并未明言到底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非命:“帝制《东征记》以示群臣,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

  既然如此,朱高煦被烤死的出处又在哪里呢?要搞清楚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来看一个人:焦竑。作为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殿试第一名,焦竑曾参与国史的编修,掌握了很多先朝史料。此后焦竑写了一本人物传记资料选编《国朝献征录》,里面透露了汉王的结局:“初庶人被执,锁絷逍遥城。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鎔,庶人死,诸子并死。”

  这里的庶人,自然是指汉王朱高煦。而所谓的“上”,指的是宣宗朱瞻基。而汉王一家所居住的逍遥城,位于今故宫西部通道南端的起点、熙和门外(西侧)南端,即西安门一侧,和《实录》所载吻合。逍遥城在天启年间被大太监魏忠贤下令拆毁,今已不存。

  作为相爱相杀了多年的老对手,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宣宗去看一看这位二叔,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朱高煦绊倒大侄子的那一脚,倒是显得很的难以理解。除非汉王根本无意造反,那一次声势浩大的御驾亲征,只是宣宗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这恐怕才能解释为何汉王看到洋溢着胜利者微笑的大侄子朱瞻基,突然之间暴怒的心理变化吧。后来,汉王被铜缸罩住,为避免他脱身,上面还堆了无数的炭火,最终活活烤死了朱高煦这位先帝爱子、靖难功臣。

  从《实录》和《明史》上的讳莫如深,汉王之死一定是有着重大的意外。结合《国朝献征录》的记载,我们基本能肯定朱高煦一定死状极其惨烈,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的史官,都认为不宜如实记录在史书之中。但是身为史官,也有着自身的职业操守,不能罔顾事实胡说八道。因此明朝史官的对策是不写,清朝史官的对策是只写结局:“庶人死,诸子并死”,怎么死的,不说。

  从宣宗最初对汉王一家的处理来看,他是想放二叔一条生路的。但是朱高煦的那一脚,彻底改变了自己一家的命运。被激怒之后的宣宗气急败坏,所作所为用现代说法,可以称为“激情杀人”。但是事后冷静下来,宣宗一定会为当时的行为后悔。作为一个时时以明君自诩的皇帝来说,杀害叔父显然是“圣德之累”。所以汉王一家被全部灭口,此事不见于正史,可能仅仅是通过口口相传才流到了后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